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共 识 机 制  

2018-07-30 18:38:32|  分类: 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这一个文本,主要是针对项目孵化团队的思考,面对创新的问题。

对于新生事物的理解,远比想象得要难,接受过程尤其漫长。

这一方面是文化因素,或者其它影响,但关键还是在于意识。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最基本的就是共识机制,是否清晰,能够执行。

共识机制,看似一个新的观念,和区块链相关。

但其实,只是一个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问题。

中国文化,是一个家长制为主导的中心化,而且是层层中心化的结构。

这对于现代文明的创新来说,显然是不适应的。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人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及是否有自觉性。

共识机制,简单说,就是一个规则,一种游戏规则。

这一个规则的内部,解构的话,就是思维链之间的链接。

对于创新项目而言,因为没有中心化的要素,就是资本或者利润。

所以,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就成为一种自由契约。

尤其,对于早期参与者来说,没有共识机制,就很难形成团队的合力。

但问题在于,共识机制,是关于内驱,或者内因的。

这需要很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才可能达成。

既然是内驱,是内在的,那基于思维链,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可以具体实施的。

这里,先举一个研究组的例子,其中找一个点,就是不愿意测试。

意识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一图一表,或者思维链是最快捷的。

但这不是共识,比如TW,就觉得没有必要,甚至是多此一举。

基于此,深入了解一下她为什么不注重测试,看一下其中的共识机制要素。

首先,将她不愿意测试,分为三个节点。

其一,就是不愿意测试;

其二,是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三,是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一图,上述三个节点,分别定位11、黄框,和红线。

11的感觉,什么都可以看见,看得清楚。

黄框有关于思想,观点。

红线,是现实相关的部分。

一表,11相关I\Y\V

其中I,象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有种无所不知的感觉。

Y象是条理,路径,可以很好地梳理什么。

V象是无人侦察机,定位目标信号。

I看作门,有一个门神,非常威猛,其他人畏惧,不敢亲近。

I门里面什么都有,但不进去。

黄框,相关I\F\G\H

I象是隐蔽的,低调视角,可以窥探一切。

F象上帝视角,光明正大。

G是实体的上帝。

H是众生。

I看作门,自我意识门,都是意识的东西,虚无飘渺。

可以进入,而且经常进去,处理信息。

红框,相关E\N\M\J,基本上没有兴趣看了。

基本上,三个节点,或者思维链的对比,已经很清楚了。

人的感觉,真的是很灵的,但人并不是时时自觉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自以为是时,和无知时类似,会拒绝什么。

I门,是否开放,是否愿意进入,就是一个开放心态的晴雨表。

这里,可以确认的是,共识机制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自觉性。

 

那么,共识机制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觉他性。

自觉,和觉他,从两个人就可以推演到更多人的共识机制。

当然,这比较难,但关键是,是否要达成共识的意愿。

如果,或者只要有意愿达成共识,那一定是有解决方案的。

 

现在,看一下我自己的思维链,为什么喜欢测试一图一表。

一图11,其实就是一图一表的视角,但需要细化,具体到位置和区域。

一表Y\X\I,链接着U\G\R

其中Y,象是一个河流,不断地延伸,拓展着疆域,或者视野。

X象是一个十字坐标系,可以标注具体的位置,用于定位。

I象是一个坐标点,就象是一个旗杆,用于标志位置。

U象是一个秋千,但不是一般前后的晃动,而是左右的起伏,象钟摆。

G象是一个螺旋式拓展,从一点可以迅速地扫描更大的区域。

R象是一个思想者,身未动,心已远,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意味。

I看作门,是两个立柱形成的门,开始会比较窄,但随之会大开。

进入I门,是一个古老的疆域,过去的一切都展示其中。

所以,对于我来说,一图一表是定位和拓展的。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意识是有局限的。

借助一图一表,可以有意识地看到更大的视野,更精准的定位。

这就是说,一图一表可以自我定位而自觉,也可以分享思维链而觉他。

这不是就是共识机制,最基本的条件吗?

 

那么,基于我自己的视角,共识是可以的,尤其是一图一表的思维链应用。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起码需要更多的练习。

从共识本身来说,基于一图一表的思维链,是有助于达成共识的。

但这本身,也有一个共识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意识的共同,或者共通。

 

回到项目孵化团队的共识机制,以思维链为例,需要达成的共识有以下方面:

1、思维链的前景,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外在共识。

2、自己和思维链的链接性,或者对于思维链的自觉性。

3、自我定位,就是在项目孵化团队中的角色,或者专业,或者职务。

4、了解团队的其他人,以及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

5、内驱,或者内因如何驱动,形成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

6、人单合一的价值分配,作为外因驱动,和内因的匹配。

7、共识机制中的中心保留,包含意义方向和价值评估。

8、基于共识机制的自我发展,主要是思维链应用的项目(比如教育)管理者。

9、项目团队成员的意识提升,是共识机制形成的要素。

10、基本共识:开放心态,共享思维,分享成果,共同发展。

 

以上,还是比较抽象,但有了基本的思路,有助于共识机制的形成。

其中,最基本的还是意识,或者自觉性。

只有基于自觉性,才能觉他,而这正是思维链的功能之一。

化为最基本的练习,其实就是自己和思维链的链接。

看见自己的思维链,看懂自己的思维链,就是自觉。

看见其他人的思维链,看懂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就是觉他。

自觉和觉他,就是共识机制,最具成效的方式。

  评论这张
 
阅读(276)|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