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得过很快,大暑过后,改变了什么?
夏天不再是伏天,不热了有点凉了。
人在氛围的改变中,会不自觉地改变什么?
尤其,当一个人的意识,已经准备改变时。
改变,是一种成长,也可能是一种蜕变。
生命的成长,是一种修行,也可能是一种磨难。
修行是可以是人,就象信仰者向神庙匍匐前行。
但修行的本质,是念行意识,就象信仰者的心念。
每一个人,都有念,不论杂净,或者善恶。
对于念的意识,就是一种修行。
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就是修行的基本。
意识到念,或者念行意识,就是一种觉醒的修行。
一念瑜伽,就是要让一念一念,意念相续成为自我意识。
如果一个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那会怎样?
不会怎么样?
烦恼还会是烦恼,或者更甚,但菩提心也愈甚。
追求快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自然的。
但在修行中,追求快乐是愚蠢的。
这就象是一个有罪的人,假装自己无罪。
也象是一个深陷痛苦中的人,假装不痛苦。
神启的原罪,和佛说的苦谛,是念行意识的状态。
一个人为什么是有罪的,因为没有人是完善的,必然有恶。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痛苦的,因为人都是无明的,必然烦恼。
只有一个人沐浴神光,如佛自觉,才可以解脱。
人离神佛,是很远的距离。
即若人的灵魂,本来于神佛。
一个人有神性,也有佛性,但更有无明。
无明,不仅是无意识,更是无自我意识。
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就是最大的无明。
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就是无明的蒙昧。
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念不觉即入无明。
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就无法念行意识,化烦恼为菩提。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个灵魂经历生命轮回的修行。
没有一个人,能超越生命的过程,获得修行的果实。
阿罗汉有四果,需要从此岸达到彼岸。
菩萨有十地,需要漏尽烦恼,立地成佛。
不论是阿罗汉的自觉,还是菩萨的觉他,都需要念行意识。
一个人,不论是自觉,还是觉他,都需要念行意识。
念不行于意识,自觉就是好大喜功,觉他只是好为人师。
一个人,可以念行意识,就是一念瑜伽。
念行意识,就象是一个人,从幽冥中行走于光明之中。
孤光自照,可以形容一个人,用自己的意识之光,照亮自己的心灵。
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发光的,就象是神佛头顶的光环。
只是,那光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意识觉知的。
意识,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因为那不是外境。
念行意识,是内观,不是外道。
一念瑜伽,可以外道,但必然基于内观。
所有的瑜伽,都是如此。
意识,可以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成为感官所见闻。
正如瑜伽,也可以身体姿势,表达内在的修行。
这可以作为一种验证,却不是瑜伽的本质。
所以,一念瑜伽,要回归瑜伽的本质,念行意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