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自愈手册』概要  

2017-11-27 18:11:45|  分类: 意识体检报告(产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P1

这是一本自我疗愈的引导手册,

基于『一念瑜伽』,

自我观照生命内景,

唤醒自身内在的自我疗愈潜力。

 

P2

自我疗愈,是自然或者神的赋予

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自我疗愈的本能。

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好的自我疗愈,就是回归自然之道。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养生,是最深入的自我疗愈之道。

 

然而,人不可能停留于自然,因为追求自由

所以,人需要在自由的同时,和谐于自然。

那么,人有意识的自由,要怎么和谐于无意识的自然?

其中的关键,就是悟道

 

P3

什么是道?

这里不必追究老子玄之又玄的道,

你只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

就是一个道场,或者神庙

 

怎么悟道?

其实也不必着急,

你只需要以意念

探索自己的身体

 

这一步,引入一个最基本的意念导引方法。

就是感觉你的十个手指,将意念传递指尖

这不难,即使不看也可以分辨是哪一个手指。

但感觉十根脚趾,不看就很难分辨了。

 

这只要重复练习就可以了,

至于有什么妙处,

等到了一定时候,

自然会有所领悟

 

P4

这一步,

引入一个最基本的逻辑,

就是(念)一体,

可以先搜索“心身一体”加以理解。

 

感觉指尖,

就是意念导引

以灵性驱动身体,

反馈心身一体的通道

 

这可以不懂,

因为我也不是很确定其中的原理

但需要了解,

是一体的。

 

P5

这一步,

需要调用一个主体的概念,

指向的是一个观察者

是你自己但不在身心灵意一体之中。

 

其实,

不是你不在其中,

而是你把自己的状态对象(外)化了,

而本质的自己在观察状态。

 

这也可以先不懂,

二方视角

是一个最终的通关钥匙,

『一念瑜伽』需要这一把钥匙才能真正启动。

 

P6

这一步,

再回到具体的操作上,

就是呼吸

然后是守心

 

很简单,

闭上嘴用鼻子呼吸,

每一次呼气时,

感觉心窝部分就可以了。

 

先不用问为什么?

只要做到就可以了。

等做到了,

再看副页的说明。

 

P7

呼吸,

是道家养生,

最基本的

也是最重要的

 

呼吸,

就是生息

就是生生不息,

就是

 

深层的原理先不用理会,

只要理解呼吸的气,

循行的通道,

就是最直观的现象。

 

P8

这一步,

需要从身转换到心。

其中的关键,

就是心窝

 

心窝,

意味着什么?

会有深层的意识研究

在副页中说明。

 

引用一个比喻

就是电脑的CPU

或者中央处理器,

或者主频。

 

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操作,

就是用心

不是用心脏,

是用心灵

 

P9

心灵是什么?

你只要觉得自己有心

再加上点灵气

就是能感觉到了。

 

如果感觉不到,

要不是你没有心,

要不就看副页中,

相对理性的逻辑说明。

 

如果还是感觉不到,

那就回忆心疼

或者心痛的感觉,

不然就是心死了。

 

P10

心,

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既有身体的脏器

又有灵魂的接口

 

心动即是气机

气动即是念机。

心念合一

人就有了心识。

 

心识,

是一个很空洞的东西,

但却自我疗愈,

神妙之处。

 

P11

道,

是气之通道

就是空,

就是身体的经络

 

其中的关键,

就是道中的阴阳交互,

就是

孕育着生生不息的种子

 

写到这里,

这一本『自愈手册』,

才生发出了本身的内核

或者种子

 

P12

这里是主页

是『自愈手册』概要的部分;

副页的说明,

会加入大量的具体操作说明。

 

自我疗愈,

是一个倒推的过程。

就象是回归自然,

或者涅槃重生

 

写这一本『自愈手册』,

对于我来说,

是自体意识的贯通

反过来成就自我疗愈的通道。

 

P13

自我疗愈,

最基本的奇点,

净化身心

这基于意识提升

 

人人都有自我疗愈的潜力

现在是要挖掘出来,

成为有意识的具体操作,

最终实现自体更新

 

这是这一本『自愈手册』,

可以开启的操作流程

也是你和我,他或她,

自我进化的生命历程

 

 

  评论这张
 
阅读(195)|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