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美廊2017作品\《意识信息编码系统》\第1篇 元  

2017-01-04 11:33:27|  分类: 意识信息编码系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1

一元初始,是一种改变,是一种跨界。这样的界,如果只是一个时间点,比如元旦,会轻易很多。但要是从无到有的一个界,难度很大。无中生有,这是从01的跨界。

0,这是一个数,所代表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悖论,因为0代表着不存在,却是一个符号的存在。这其中的本质,在于人有意识,却看不到意识。0以看得见的符号,代表着看不见的存在。

这其中有一个界,就是感官的局限。人看得见的,比如可见光之外,还有看不见的部分。这样的界限,还是同一个维度,可以理解。比如01在数轴上,可以直观了解。

但如果一个界,是不同维度的,以人的感官视角,就很难理解。比如,在量子层级,一切实体都成了空洞那样。这已经是转换到同一维度的描述,但要说自己的身体不是实体,还是很难接受。

01,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因为跨界会有一种超越感。元,作为一个字,可以分解为一和兀,是否可以解释为一的突兀?1的存在,相比0的不存在,显然有突兀感。

1,是不是就一定存在?单一的一个人,或者一片树叶,都是存在的。但唯一的1,存在于哪里呢?世界上,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好象证明1是的存在的。但一即一切的1,存在吗?

一切的1,是存在的,可以感觉到。但这只能是一种感觉,因为感官永远也看不到,这一个1。意识,也是如此,感官看不见,但人可以意识到。所以,对感官视角的超越,是意识信息编码系统的一个基本条件。

1,对于意识而言,意味着什么?以感官的界限而论,10的无中生有;0是意识的虚无本质,而1是意识的存在实现。所以,10是映射的,具有二进制的本质。

10具有二进制的本质时,就可以链接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系统。不过,这样的10,并不是本质,而是不同维度的存在,在同一维度的显示。或者说,10从本质上,是互不相见的,就象一个硬币的两面。

那么,为什么互不相见的两个维度,可以同一到一个维度中?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意识,是可以映射一切的1。这一个1,是整体的1,全息于个体的1。或者说,一个人的意识,可以映射意识的一切,乃至于存在的一切。

如果,意识是相对于物质存在的虚无,那意识可以映射于物质,还可以映射于自身。如果,意识和物质可以同一于信息或者能量,那意识就是一切信息和能量的全息。不管怎样,意识可以映射于一切的1

对一个人有的意识而言,是一个意识的全息单元,是可以映射一切的1,分成无数个1中的之1。这有点绕,因为视角在变,同样的1,有着不同的界。所以,要找到一个基于,那就是人有意识的自己。

人有意识的自己,作为一个视角,具有两个条件。其一,是人有意识的奇点,可以意识到自身,作为意识的存在;其二,是人可以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作为意识的主体。

这并不易于理解,因为意识和自己,需要链接。意识,不只是物质的相对存在,还是人本质的自己的存在。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意识的虚无或者0,才会成为自己的存在1

0,不论是神,还是佛,或者灵,都在于人有意识的虚无。人一旦意识自己,就是意识(一切的1)的存在,尤其作为一个意识的个体(一切之1)存在;神、佛、灵,就会成为自己的神性、佛性、灵性。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的自己,作为意识的个体性存在。基于此,人可以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切之1,是一切的1的全息;也可以意识到,自己和0的关系,是从01的映射,再到之1的全息。

但这一点,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人并不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意识。所以,可以了解意识的自己,这一个全息映射单元,就成为关键。这是一种元认知,本质上是人有意识的自己,对自己作为意识的认知。

人有意识的奇点,有关于物质的镜子。那可能是一汪清泉,可能是一个倒影,都在于人可以看到自身,作为意识的生命体存在。基于此,人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意识本质的存在,才可以达到01的元认知。

以上,是从01的意识,需要虚无视角。这需要一种空性,或者意识分离论,才可以理解。对于更多的人而言,需要从2分法,或2元论的视角,了解自己作为一切之1的存在。

  评论这张
 
阅读(14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