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意识+人》\ 第一篇 意识+(左3)\ P  

2016-01-21 00:59:57|  分类: 《意识+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P

P,在一表中的核心概念,就是“习性”。基于一表区域的映射律,PK,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P是外化的KK是内化的P;或者习性是外在的概念,而概念是内在的习性。这一点,适用于一表所有的区域;当然除了Z,即蓝框内虚无范畴。不过,Z作为一个区域,映射的中心原点;也就是所有的映射律,都基于虚无的中心映射点。这是一个具有反转效应的过程,就象人的胚胎中脊索的形成模式。其中的原由,很是神秘,正如(左3)的位置;这需要进一步研究,也许在更高的一个维度中,就会非常清楚。这还不能成为一个概念,哪怕是知识传递的;但已经成为一种习性,沉积于人的意识中。

习性,相对于概念,要古老得多。当然,这不是概念和习性的区域映射问题,而是人有意识的局限所致。因为概念属于人有意识的内在,而习性属于人有意识的外在。显然,这样的内外,导致了概念和习性的差异。反过来,也会导致一个人的内外冲突,正如一个人的理想和现实那样。所不同的是,概念所属的念,不同于习性所属的质;因为念具有人有意识的自由,所以往往会忽略习性的模式。但当一个人失去自由时,习性模式就凸显出来,成为一般说的本性。只是,这样的本性,可能是自由意志的结果,也可能是不自由压抑的结果。这也是人性时而善,又时而恶的原由。所谓的善或者恶,也不过是人有意识的一个概念;一旦其概念有失偏颇,善也会成为恶,或者伪善,反之亦然。

此时,可以感觉一下,P象什么;可以想象,P象是一个招牌,显示着什么。有时,意象并不那么容易浮现,尤其对于一个理性的人而言。尤其,当一个人的某一个区域,具有相对私人的意象时,就会触发自我防御机制;那时,人就有意无意地屏蔽整个意象,或者某个细节。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可以投射人所有的意识;但一个人要是具有自我防御的机制,也难以出现意象。这样的自我防御机制,就深刻于P,这一个习性区域中。相比而言,一表中的理性区域,更倾向于防御机制;这也是一个理性的人,相对于一个感性的人,更不易于出象的原由。这对于一个理性的人而言,有两种方式可以改变;一种是降低提升感性的水平,另一种是将理性提升到超理性,直接转化感性。不论是那一种方式,都会打破既有的习性模式。这一点,正是改变,对于每一个人都很困难的原由。所以,最本质的方式是,意识提升。

意识提升,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种主体上的改变;这是一个人可以整体上提升的方式,即若会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某一种习性的改变,总是会牵涉着什么;如果一个习性那么易于改变,也许就不能称之为习性了。此外,对于一个人而言,假如主体不提升,可能都意识不到改变的必要。这在人格自我向超我转变过程,尤其神经症状中尤其显著。因为理性以本能为基础,已经具备了稳定的习性;所以,只有提升意识,才可以将其拔离本能,进行活化而改变。其中活化,就是经由E的感知,将P链接于Q

  评论这张
 
阅读(166)|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