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意识学》\ 第六章 意识的知识 \ 第五节 意识的知识  

2015-02-06 10:47:31|  分类: 《意识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五节 意识的知识

意识的知识,基于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意识。任何一个概念,作为知识的传递,对于现代学科而言,都是重要的。意识学,作为一门学科,同样如此。意识的概念,是意识学的一个基本点;而另一个基本点,就是学。意识,作为一个概念,已经确立于人有意识的自己;这一点,对于意识学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将意识关系于自己,及至意识即自己,自己即意识,意识才可以成为每一个人自我确认的存在。意识只有作为主体而存在,才能对象化为对象进行研究。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也不能停留于学习,而必须回到感觉的本质,成为一种研究。学习,对于知识是必要的,但必须基于研究自己,回归于意识的本质。学习所有的学科,都应该加入关于自己的研究;而意识学,更是如此。所有学科的概念,都可以作为知识传递;而意识学的概念,不止于知识的传递,而在于意识的自觉(自我意识)。当一个人可以自我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意识的存在体时,意识学的大门,就对这一个人开启了。

意识学,作为一门学科,基于意识的知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于的概念,并延展其体系;比如历史学,基于历史,延展于所有的历史。关于意识的知识,不同之处在于人有意识的自己;这一点,是意识的知识,必须确立的原则。一个关于意识的知识点,如若无关于一个人有意识的自己,就不能称其为意识的知识。比如意识,作为一个概念,仅仅相对于物质,就不属于意识的知识。只有当意识本质于人有意识的自己时,所有关于意识的概念,才能列入意识的知识体系。以此而论,当人可以自我确认自己即意识时,所有的概念,都将成为意识的知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因为所有的概念,将重组于意识的体系。这意味着所有的概念,都将作为意识的知识,转化为一个人有的意识。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科知识,都将关联于人有意识的主体,这一个衣架上。如此,知识就不再只是概念及其体系的传递,而是创造知识的人,和学习知识的人之间的意识传递。正如一个现代人读一个古希腊人的作品,等于二者之间的意识传递,乃至于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知识的本质,就是意识;这是关于意识的知识,一个基本点。所有的知识,包含经验(属于广义的知识),都来自于人有意识的外化。假如人没有意识,就不可能有知识;即若经验,属于无意识的知识,也来自于人有的意识。只不过,人有意识的奇点,改变了知识的属性;那就是知识,必然以本质的意识关系于人有意识的自己。所以,无关于一个人有意识的自己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也毫无价值。意识的知识,尤其如此。但显然有所谓的知识,以标准、正确的答案存在着;这就需要人有意识地去判断。或者,判断一个知识,是否有意识的本质,是人有意识的一个必备能力。这样的能力,来自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及其超验的判断力。这不是一个知识的初学者,就可以判断的;而是一个学科研究者,需要判断的。然而,因为意识的不确定,学科研究也并不能深入意识的本质;这就是意识学的确立,一个必然的原由。意识学,直指知识的本质,将解析学科的知识体系;并让各学科的知识,关联于意识的本质。这样,那些无关于意识本质的知识,就会解析并消陨。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基于意识的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也存在于意识的知识之中。意识的知识,相比于一般的知识,具有了人有意识的主体性。所以,意识的知识,不止于作为概念的对象学习,还需要基于自己的主体,进行对象化研究。比如自我意识,作为一个概念,仅仅作为对象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基于具有主体性的自己,自我研究才能实现其意义。这是意识的知识,相对比较难以认知的一个原因。其中的关键,在于作为对象的知识,必须和作为主体的意识,可以达成映射的关系。基于此,所有的学科知识,才可以真正地传递,并内化于学习者的意识。不然,一个人学习的知识量越大,越会造成一个人有意识的局限。因为不能内化于人有意识的知识,会形成概念的堆积,无法消解。正如一个人确立了一个原则,就很难接受与之相反的内容。假如这一个原则,不是基于人有意识的自由,就会导致不自由的排斥。更或者,一个人基于不自由而确立的原则,将排斥自由的思想。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人有意识的自由却不自由,而且不愿意自由,完全是一个悖论。这样的悖论,本质于人有意识的局限,相关于一个人的智能结构,也相关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智能结构,是意识的知识中,一个基本的框架。对于一个人而言,视野的大小,决定着意识的格局。这就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队列中,只能看到周围的人,而看不到整个队列那样。人有意识的局限,就在于智能结构;而人有自我意识的视角,正是智能结构的拓展。基于一表,即意识力表的四个范畴,智能只是其中之一。一个人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再以智能的知识局限自己;而会基于自我意识,拓展超(智)能,及至意(识)能,并了解整个意识力的体系。这样,一个人就不可能局限于人有意识,而将进阶于自我意识;而且,会基于自我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自由。随着智能结构的拓展,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转变。

思维方式,是意识的知识中,一个基本的思路。对于一个人而言,思路的通道,决定着意识的自由。这就象是一个人可以选择的道路,而不停留于一个队列的盲从;假如一个人可以从一个队列中腾身出来,就可以看到整个队列的走向。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队列,也可以选择一个人可以自由的方向。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中,有其个人的天赋特质,也有其经历导致的异禀。不管天赋,还是异禀,都来自于人有的意识;当人可以自我意识,深入意识的视界时,其思维方式就可以自由于任意的思路。这一点,对于人的思维提升,极具意义;而一图一表,作为一个意识的地图,也具有思维训练的价值。所有关于意识的知识,也可以基于一图一表,内化于人有意识中。

关于意识的知识,属于知识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却是知识体系的核心。可以说,所有的知识,都积淀于意识的部分;因为知识的本质,就在于意识。这需要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人有意识,向自我意识进阶的过程;还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基于意识的知识,传递于教育的学习体系;也可以基于人有意识的自己,自我研究而达成。不管怎样,学习关于意识的知识,都是必要的;因为知识的概念体系,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必然的成长路径。对于意识学而言,也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那就是在意识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现实的应用研究。正如意识分离论,主旨于意识的虚无视角,而非脱离人的现实一样;意识学的确立,也不止于意识研究,而更在于人有意识的实现。这样的实现,需要基于意识研究的进展,贯通意识和现实;并跨界不同的学科专业,立项于应用研究。

  评论这张
 
阅读(214)|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