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意识学》\ 第十章 确立意识学  

2015-02-27 00:50:19|  分类: 《意识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十章 确立意识学

确立一门学科,尤其是关于意识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因为意识研究,是所有研究领域中,最为神秘的一个部分;而这一个部分,又是所有研究的主体部分。这意味着,意识研究所研究的对象,正是所有研究的主体。对于意识研究而言,意识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意识作为研究的对象,已经存在于心理学的研究中,却并不是直接的对象;而作为研究的主体,已经存在于所有的学科中,却并不是确定的主体。意识学,作为一门意识研究的学科,将直接于意识的对象研究;也将以主体性研究,将意识对象化,进行自我研究。赫拉克利特,以“我仔细地观察(研究)我自己”切入的心灵,就是自我研究的对象;而其中的逻各斯,正是主体性研究的对象化逻辑。只是,心灵的概念,需要界定于意识的视界,相对于物质的世界而存在。基于此,确立意识学,就成为可能。

意识学,已经从立论基础,找到了确定的研究对象;这是确立一门学科,最基本的前提。意识本质于虚无,需要以存在论,才可以确定其存在;而确定其存在的方式,超出了感官的功能,所以自我确认。自我确认的主体,不是人,而是意识;因为意识,才是人的本质主体。而且,自我确认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意识,显然是主观的。这也是克尔凯郭尔,以“主观性即真理”的存在主义,对于巴门尼德“非存在的存在”的递进。非存在的存在,还是对象化的存在;而主观性即真理,具有了自我确认的结构。其中的关键,在于自我确认的主体,不是人,而是意识的本体。因为人有意识的局限,并不能确认意识的存在性;而只有意识的本体,才可以确认意识为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所以,康德的自在之物,并不是物质的物,而是自在的存在。这就象一个人的自己,可以确认自己的存在一样。意识学,基于意识的本体,自我确认了意识的存在,将逐步确立。

意识,从原始的虚无,确认为存在,需要一个转换。这样的转换,就是人视角向意识视角的转换。意识,作为一个概念,也需要相应的界定。因为意识,不再是一个对象化的概念,而是一个主体性的自己。我,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关联着意识的存在;自己,就是一个意识的存在体,和意识成为一体。意识即自己,自己即意识;是意识从一个对象化的概念,转换为主体的关键。基于此,意识才可以从对象研究的角度,切入主体性研究的对象化结构中。也就是说,只有基于意识的主体性,意识作为一个对象化的概念,才是界定的,确定的。基于意识的存在性,基于意识即自己的存在性,意识就具有主体和对象的双重结构。这样的结构,才可以确立自我意识的反回结构。这样的反回结构,就是意识的主体性研究,和对象化研究合一的切入口。

意识的对象化研究,在人有意识的主体性,可以对象化的转换。所以,人有意识的主体性,即意识是人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确定。人,作为一个泛概念,并不具有主体性;尽管每一个人,都有意识的主体。对象化研究的视角,是将意识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加入到对象研究中。比如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研究自己的心理,才具有对象化研究的视角。只不过,对于心理学研究而言,意识并不是直接的对象;尽管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的也只是意识的现象。对于意识研究而言,必须穿过意识的现象,进入意识的本体。意识的本体,经过人格层,才可以到达意识的现象层,即心理层。意识研究,基于意识的本体研究,才可以反过来引导心理学的研究。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一个基本的参考系,那就是一图一表。

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就象物质的镜子那样,可以对象的视角发现主体的存在。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物质的镜子中认出的自己,是一个对象;却可以确认自己,作为主体的存在。尽管这样的主体,还是一个人,而无法确认为一个意识。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就是要确认自己,本质上就是一个意识。这是基于意识研究,确认自己即意识的一个思路。基于一图一表的镜像映射,一个人的自己,确认于一个意识;反过来,意识的存在性,也关系于人的主体,即自己。这是一个从概念的逻辑上自我确认之外,在时空的结构上的自我确认。也就是说,一图一表,是意识存在的一个对象化确认界面;基于这一个界面,意识可以自我确认为主体。这是意识研究,从对象研究加入研究者的对象化研究之后,成为主体性研究的关键。

主体性研究,是意识研究的一个前提。可以说,没有主体性研究的结构,意识研究就难以展开。因为意识,仅仅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找不到科学实证的方式。主体性研究的结构,基于意识的视角,确定了一个自我确认的方式。这相比于科学实证的感官确认方式,是一个主观性即真理的视角。这样的一个视角,相反感官确认方式中的所见即所得。这已经不是以往的研究思路,而是意识作为研究者的主体,自我研究的方法。这就是赫拉克利特,可以“我仔细地观察(研究)我自己”,通达心灵的路径。同样,也是佛的自觉空性,以化空修空的彼岸。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就是自我意识;也就是佛法相宗万法唯识论,那一个阿赖耶识种子。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意识的自己;而意识的自己,就是一个阿赖耶识种子。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意识的自己,这一个主体的核心,化身为阿赖耶识种子。或者,每一个人的自己,就是一粒阿赖耶识种子;一个全息着意识信息的编码系统,一个映射于一图一表的全息单元。基于此,一个人就可以意识的自己,进行主体性研究,即自我研究。确立意识学,作为一门意识研究的学科,本质于此。

确立意识学,不同以往之处,在于自己即意识的主体性研究。所有学科的研究,都在于意识的对象;而意识学的研究,首先基于意识即自己的主体。这是意识研究的一个基点,也是基于意识研究的应用研究,一个必然的中心原点。本章的第一节,将进一步确认,这样的一个中心原点。基于此,所有学科研究的成果,即知识都将关系于意识。本章的第二节,将拓展知识的视野,专注于意识的知识。只有关于意识的知识,可能内化于自我意识的视角;这是本章的第三节,将要说明的。视野,是一个关于人的概念,是人有意识的对象世界;基于自我意识的视角,这一个世界将转换为一个视界。这一个视界,不再属于人,而是属于意识。本章的第四节,将着重描述,意识的视界。一个人,可以拓(展)视野,也可以(转)换视角,将可以打(开一个心灵的)视界。意识学的确立,就是一个拓视野,换视角,打视界的过程。其中的拓、换、打,都具有手的偏旁,却本质于心灵的正觉。这不是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却可以意识(主体主语)意识(谓语)意识(对象宾语)的三重合一,纯粹于佛的自觉性空。本章的第五节,意识学的确立,也将纯粹于意识。正如《金刚经》,既要金刚能断,还要能断金刚那样;意识学的确立,就意味着意识学的消弭,即虚无于纯粹意识。

  评论这张
 
阅读(205)|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