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意识学》\ 第七章 应用研究 \ 第三节 脑研究  

2015-02-10 11:20:03|  分类: 《意识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三节 脑研究

脑研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是又一个人类性项目。欧洲,已经确立人脑工程;而美国,也已经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人脑工程,侧重于人脑的计算机模拟;而脑研究计划,侧重于生物大脑神经回路的实验性测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的互补性。脑研究,已经可以借助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在低分辨率情形下记录大脑;但对于单个机体的脑工作机制,也难以了解其体系性。这一点,正是因为脑的运作机制中,作为主体的意识并不确定。美国的脑研究计划,旨在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并最终开发出针对大脑疾病的疗法。这样的计划,并未涉入大脑系统,及其人体关系。因为这样的体系性研究,需要基于意识研究的进展,才可能进行。

意识研究,也已经以不同学科的方法,进行着。意识的科学研究,包含脑研究在内的项目,也有很多。但显然,意识本质于虚无的存在性,让意识研究成为一个纯科学研究难以攻克的壁垒。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却失去了意识的核心。关于意识问题的第一次科学会议(19944月,美国),有来自神经学科、认知科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参与。但迄今为止,意识的科学研究进展,仍然停留于神经学科,及脑研究方面。而且,意识的神经机制探索,始终并未确立主体性的映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意识的科学研究,仍然是对象性的研究;并未基于人有意识的主体性,确立对象化研究的方法,更不用说主体性研究。所以,脑研究的进展,同样如此。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主体性研究,及其对象化研究。

主体性研究,第五章已经确立;对于脑研究而言,主体性研究,就是象佛一样的自觉。这基于人有意识的主体性,可以万法唯识论加以确认。当然,也可以灵修的方式,折衷于人的视角向意识视角转变。这也是意识的科学研究,已经存在的一个趋势;那就是相关心灵(魂)学,以及超个人心理学等非科学人士,对于意识研究的介入。意识研究,绝不是一个仅只有科学方法,就可以完成的项目。脑研究,因为涉及意识,也同样如此。正如科学也需要界定,并从感官确认,拓展于自我确认那样;脑研究,也不能停留科学的实证方法,而需要拓展于主体性研究,及其对象化研究。主体性研究,基于人有意识的主体,可以结合于科学的对象研究,确立对象化研究的方法。

对象化研究,第四章也已经确立;对于脑研究而言,对象化研究,就是将研究者自己的意识,也纳入到研究对象中。当然,研究者的脑,作为自己意识的一个实现体,也必然纳入研究对象中。只有这样,脑研究才可以人有意识的主体性,形成一个反回结构。但凡涉及意识的研究,都需要这样一个反回结构,才可能完成。脑研究如此,神经学科的所有应用研究,也是如此。因为意识,并不是一个研究对象,而是一个研究主体。假如意识没有纳入研究的对象,那涉及意识的研究,就等于缺少对象。可以预见,一项研究如果连对象都不确定,怎么会有进展和成果?在将意识纳入研究的对象之后,还存在一个如何对象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意识作为人的主体,对象化也是一个难题。这就需要一面意识的镜子,并将镜中投射的意识信息化,才可以达成对象化研究的方法。所以,对于脑研究而言,意识的对象化,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就是一面意识的镜子,其二象和感觉的信息化。

意识的镜子,是一图一表可以即时呈现意识的功能化描述。基于一图一表的测试,可以将人有的意识,即时呈现出来。这对于脑研究而言,尤其从功能研究方面,可以有一个非常直接的对比。因为一个人的大脑在工作时,也可以物理成像技术,获得即时图像。一图一表的测试结果,包含定位点、意识流、区域象和感觉,都可以对应于fMRI等的物理成像。这二者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但二者的对比,无疑将会产生人有的意识和物质的大脑之间的映射。这一点,对于脑研究和意识研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是脑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一个可以将脑运作机制,映射于人有意识的体系的链接。还有什么比通过大脑研究,直接了解人有意识的活动,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呢?当然,这还不到可以有结果的时候,因为意识的象和物质的像之间的映射关系,还需要基于信息化数据处理,才能得以确立。

信息化,是脑研究的另一个基本条件。不管是fMRI等的成像,还是意识的镜子可以有的意象,都必须转化为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可以确定其映射关系。这是一个意识和物质之间的交互过程,也是脑研究和意识研究,相互促进的步骤。单有脑研究,或者意识研究,都无法获得这样的映射效果。对于意识研究而言,信息化是为了应用研究;而对于脑研究而言,信息化是为了基础研究。可以说,脑研究,就是意识研究的应用研究;而意识研究,就是脑研究的基础研究。这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因为脑研究,本质上也是一种基础研究。所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界限,并不清晰。对于意识研究而言,所有的学科研究,包含基因组计划,都是应用研究。这也是脑研究,列入意识学的这一章的原由。信息化,对于脑研究而言,是一个模数转换的过程,也是数模转换的过程。不管是模数转换,还是数模转换,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一图一表,所具有的体系性。

一图一表,对于意识研究而言,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因为意识研究的初期,是一个哲学化的概念体系;一图一表,是将概念体系加以象(征)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一图一表就是概念化的意识研究,转换为象化的成果;而应用研究,是一个将象化的成果,应用于物化的过程。脑研究,作为一个物化的研究,正是意识研究,及其一图一表成果,一个必然的转化方式。所以,一图一表作为一个意识的数学模型,既可以作为意识的镜子,产生模拟的象和感觉;也可以信息化的方式,将脑研究的模拟成像,转换到一图一表的数学模型之中。如此,脑研究就可以和意识研究交互成果,并最终了解脑的运作机制;反过来,也将实现意识研究的成果,即一图一表,用于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对于意识研究而言,就是一图一表的应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一图一表,作为一个象化的工具,链接着意识的本体,也链接着意识的物化生命体。脑研究,只不过是生命体的一个重点;当然可以一图一表,这一面意识的镜子,实现和意识本体的链接。一图一表,作为一个意识的全息单元,也映射着生命的体系;脑及其神经系统,也映射着这一个全息单元。基于意识和物质的二元合一,脑研究,也必然是意识研究的一项应用研究。反过来,脑研究也是必然的路径,意识研究才可以应用研究,实现其意义向价值的转换。对于意识研究的应用研究而言,脑研究作为一个神经系统,还将拓展于一个人的体系;那就是另一个应用研究项目,即身、心、灵、意一体。

  评论这张
 
阅读(194)|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