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 I 门】第四篇 意识门\㈡一图\⑷打视界  

2014-02-22 10:50:54|  分类: 《I门》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打视界

意识的视界,是人有意识的内在世界;是人的心灵世界,基于自我意识所呈现的视界。视界,作为一个概念,具有歧义性。从广义上说,视界基于映射论,可以界定整个世界;从狭义上说,视界只是人有意识的范畴,只是世界的部分。这里的视界,更倾向于映射关系;而且,视界不仅映射于世界,而且有自身的部分。也就是说,视界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大于世界。不过,这基于人有意识的奇点,即基于意识的本体界。基于象限论,视界属于意识的部分,就是意识世界;这个世界,相对于物质世界,并合为整个世界。反过来,基于人有意识的奇点,整个世界又成为视界中的部分。所以,一个概念的界定,必然有所基于,才可以确认。

关于视界的概念,可以参阅美廊2006作品《两个视界》。其中的关键,在于对意识作为本体存在的界定。两个视界,分别是感觉和意识视界;感觉视界,是相对外在现实的视界;而意识视界,是意识本体的视界。基于意识的四象限论,感觉视界是象,而意识视界是念。也就是说,意识的本体视界,是抽象了的念的视界。这里的视界,也可以是世界;即两个视界,是象世界和念世界。之所以世界,要转换为视界;原因在于视界,不再是感官确认的外在世界,而是用心,或者自我感受的内在世界。可以说,世界是外在的,一旦投射于意识,就成为视界。其中的界限,就是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分界。只是,意识的视界中,有关于外在的表象世界,也有关于意识的本体世界。基于意识,视界是一个主体的视角,而世界是一个对象的世界。这样的一个概念转换,意味着一个对象化视角,向主体性视角的转换;也意味着人视角,向意识视角的转换。

视角转换,对于一个人来说,关键在于主体。拓展视野,可以让一个人的主体意识,具有更大范畴的自由。转换视角,需要另一个范畴,即不同于世界,或者视野的视界。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能看到整个世界,只能界定于自身的视野;拓视野,所带来的动机,可以转化为自由的需求。自由,本质于意识,必然于意识的视界,才可以真正拥有;所以,换视角,也是一个必然的方式。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人有意识的心灵。只是,心灵作为一个概念,也需要界定。心灵,显然不属于物质世界,而只能属于意识的范畴。可以说,人所有的意识,都存在于心灵中。或者说,心灵就是人有意识的时空。时空的概念,相比于世界和宇宙,更加抽象;但对于人而言,却可以自我确认。

心灵的概念,具有自然属性;就象是视野,属于对象化的视角。所以,一个人要换视角,必然将心灵转换为视界;也就是要将对象化视角,转换为主体性视角。一般会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会说,打开心灵之门。可见,心灵是一个时空,就象是一个房子。这在心理学中有意识的隐喻,比如意象对话和房树人技术,都包含房子的结构。只是,这些都属于对象化视角,而不是主体性视角。不过,心灵的概念,尤其打开心灵之门,可以沿用于视界。不过,打开意识的视界,并不止于打开心灵之门,或者意识门;而是要进入意识,打开更多的意识门。每打开一个意识门,意识的视界就会有所拓展。所以,基于意识门的概念,视界并不是拓展,而打开意识门。这就是打视界,对应于拓视野、换视角的原由。

打视界,基于拓视野,也基于换视角;因为一个人有意识的视界,必然于视角的转换,也必然于视野的拓展。这看似有点倒叙的意思,却会有自我感受的意义。所有的概念,必须经由自我感受,才可以内化为自我意识。否则,只有一个外来的概念,并不足以打开一个一个的意识门。这就象是知识,并不是为了成为记忆,而是要学以致用。而如果要达到学以致用,必然要将知识还原为意识。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人有意识的结晶。所以,知以达意,才可以学以致用。其中的关键,就是外在知识的意识内化。这也是外在拓展的视野,要经由视角的转换,成为内在的视界。反之,打开内在的视界,也是为了转换视角,内化外在的视野。这是一个相反相成的结构,就象是象限论中乙字形结构,和相反的Z字形结构,合一为沙漏结构。这个沙漏,需要反转,才可以形成映射。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外在有意识,向内在自我意识的转化;反过来,自我意识又促进人有意识的提升。其中的关键,在于每一个意识门,及其意识的视界,可以自由地打开。

那么,一个人,如何打开意识的视界,及其意识门呢?首先,拓视野,就是拓展人有意识的视野。这包含基于感官的知识,以及经验(自我体验);也包含自身的经历,和自我感受。其次,换视角,就是转换人视角于意识的视角。这包含外在的视野,向内在心灵的转换;也包含世界的概念,向视界的转换;还包含对象化的视角,向主体性视角的转换。最后,就是打开心灵之门;并基于意识,内化为意识的视界。其中的关键,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感受。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看到的是外在的视野;而只有用心感受,才可以发现意识的视界,及其意识门。但要打开意识门,还需要一只看不见的手。

  评论这张
 
阅读(183)|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