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意识学》\ 第四章 对象化研究 \ 第一节 意识的科学  

2015-01-21 11:11:37|  分类: 《意识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一节 意识的科学

对象研究,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式;但这样的方式,对于意识研究而言,却毫无意义。因为意识,作为一个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即若科技的进步,足以拓展人的感官视野多少倍,都找不到意识,这样一个对象。所以,意识的科学研究,就成为一个天方夜谭式的想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意识的研究,并没有展开;因为人有意识,始终是要关注于自己,这一个意识的存在体的。所以,不管是哲学,还是宗教,还是艺术,都有关于意识的研究。比如哲学的赫拉克利特,“我仔细地观察(研究)我自己”;比如宗教的奥古斯丁,“不要走出自我,要回到自我,因为真理就住在人的内心深处”;比如歌德,“艺术要以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表达;它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自己的心智的果实。”这样的描述,并不能证明人有意识的自己,已经研究了意识;但起码可以说明,意识并不是一个从未展开的研究对象。尤其,当触及佛法相宗的万法唯识论时,就可以了解意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境界。只不过,佛法对于意识的研究,并不是科学的,而是自觉的。意识,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界定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本质于意识的科学;冯特创立科学的心理学之际,也基于一种非常规的科学方法,那就是内省法。这一点,对于行为主义而言,不可理喻;因为意识对于华生而言,意识无法定量研究,就象一个黑匣子。所以,心理学的核心,意识成为一个黑洞。这样的黑洞,正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关注的无意识;也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人类繁衍传递的意识脉络。霍妮,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发展了自我分析的视角。这已经是一种相对接近科学的意识研究,但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因为人有意识的优先权,始终于外在生存的现实,而不是内在自由的心灵。认知心理学,基于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促进了脑研究,及其神经学科的意识研究。但这并不是本质的意识研究,而且受限于技术和方法。马斯洛,以人本主义的视角,基于需求——动机模式,找到了另一种思路。可以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或动机阶梯,在某种程度上为意识研究,提供一个隐约可见的轮廓。但这并不足以改变什么,因为意识作为心理学的核心,仍然并不确定。

意识,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最难以突破的问题,就是其存在性。这也是巴门尼德为什么要确定一个,“非存在的存在”的原由。可以说,存在论,或者存在主义,都并不是指向感官的存在,而是指向意识;虚无主义,显然也并不指向存在,却从未意识到那就是意识。意识,隐约于存在之外,虚无之中;其隐约可见的形式,就是神、灵魂等不可见的存在。对于唯物论而言,即若物质决定着意识,也无法确定人有意识,究竟有了什么?对于唯心论而言,意识的决定性,也并不确定。只有唯识论,确定了意识的存在;却不能以科学的方式,加以验证。这是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因为人有意识,却不知道意识是什么?不过,还好人有意识的局限,可以忽略这样的问题;进而再次回到无意识中,或者以欲的附加,和瘾的沉迷,消解意识的烦恼。否则,一个人就会被归类于心理异常、神经症、精神病、疯了的状态中。这对于科学而言,是一种无力感;因为科学及其技术进展,仍然无法触及心理的本质。也难怪科学主义,会排斥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因为意识,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无法成为对象,进行科学的研究。

意识的科学研究,需要一个界面,一个可以直接显示意识的镜面。这也是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将要起到的关键作用。只是,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一图一表的设计原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是,这不能基于既有的科学观念,而必须基于意识,对既有科学进行界定。不然,意识研究,就会被贴上一个非科学的标签,难以实证。这就象是心理学,在行为主义的视角中,成为一个黑匣子那样。所以,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什么,都必须有意识的基于。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正是因为没有意识的核心,走上了一条尴尬的道路。对于心理学而言,意识不能作为研究对象,就是无法科学研究;而作为研究对象,又无法确定其存在性。这不是心理学的问题,也不是科学的问题,而是人有意识的自己,是否可以自我确认的问题。只要人有意识的自己,可以自我确认,自己就是一个意识的存在体;心理学,就找到了学科的核心,也可以科学研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意识,如何成为一个研究对象,一个可以科学实证研究的对象。显然,这已经不是心理学的范畴,也不是哲学的世界,而是意识学将要确认的内容。

意识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心理学之处,在于不再是意识的科学,而是要研究科学的意识。同样,意识学不同于哲学之处,也不在于其世界观,而在于自我观。这样的自我观,类似于佛的自觉,却有了一个界面;这样的一个界面,可以让人直观于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自己。抑或,未来的人类,都会象现在使用物质的镜子那样,拥有一面意识的镜子。一图一表,正是这样一面意识的镜子;只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使用它。这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一个跨越;正如人类进化过程中,人有意识的那一个奇点。一图一表,作为一面意识的镜子,也需要一个科学实证的过程;因为科学的实证,是人类实现所有意识,一个最基础的基石。这就象是意识,最基本的实现,就是生命体那样;一图一表作为意识的镜子,也需要一个基于科学实证的体系。这也是意识学,作为一门学科,必然科学化的原由。

意识的科学,并不是指意识学,而是指心理学。意识学,没有必要界定于意识的科学,只是要有科学的实证路径。而且,这样的科学,也并不是以往的科学,而是基于意识界定的科学。意识学,作为一门意识研究的学科,假设仅止于自我意识,就不需要科学化;但自我意识的实现,或者意识研究的成果要转化,就必须对接科学的实证接口。不然,意识学就只能局限于个体的意义,而无法拓展于集体,或者人类的价值。尽管集体,仅仅是一个无意识的概念,并不具备主体的意识;但作为每一个人类个体的集合,需要达成一种自我意识的共识。这也是意识学,要以科学化,实证于人类感官世界的原由。此外,人有意识的自我实现,也需要感官确认。这就是意识研究,并不止于本质的研究,还要以科学研究,实现于人类现实的目的。基于此,心理学作为意识的科学,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包含心理学原理,及其咨询技术方面,都会有新的进展。此外,相关于心理学的脑研究,以及神经学科,都会基于意识学,找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映射技术。因为不管是心理,还是人体,都只是意识的一个呈现界面;每一个界面,都映射着意识的全息单元,即一图一表。基于一图一表,心理学将基于意识,找到其研究核心;而神经学科,及至脑研究,都将找到其意识的映射脉络。

  评论这张
 
阅读(199)|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