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美 廊

【IG】由 自 己 而 自 由『 I am free from myself 』

 
 
 

日志

 
 

【 I 门】第二篇 人门\㈠人生\⑸现实门  

2014-01-14 11:22:19|  分类: 《I门》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现实门

一个人的人生,总是现实的;就象一个人的理想,并不是现实。然而,人生最美的地方,恰恰就是不现实的理想。试想一下,一个人假如从来没有理想,人生会是怎么样的?当然,对于一个现实的人来说,理想更多是一种空想,乃至幻想;但是,不要忘记,人类所有的文明进步,并不是来自既有的现实。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现实地认为,理想不切实际呢?其中的关键,仍然在于意识的主体性。当一个人的现实,和主体无关时,就不会有理想。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现实的人,是因为意识的主体性缺失;而只有意识的主体,才会具有理想。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联想都会实现;但是,所有的理想,都是真实的。而且,理想本身,是具有理性的思想;并不是自由的想象,或者联想。或者,理想是一个人基于意识的主体,才可以拥有的;而当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意识的主体性,理想将随之消失。

一个人,从家门走出,走进校门;在知识的学习中,随着人生体验的增加,尤其自我主体的成长,会设想自己的未来。这对于经过学生时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阶段,是即将走出校门时,对于现实的憧憬。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中国文化传统下的现实。这是一个只有现实的视野,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乃至社会,都不具备意识的视界。所以,理想仅止于学校,这样的象牙塔中生长;而一旦走出校门,理想会被现实所窒息,直至消亡。假如一个人,在现实中熏陶数年,仍然保持理想,那就会成为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或者,堂吉诃德还有一个风车,可以比划;而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的社会中,连一阵风也没有。所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个局面呢?其中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本质上讲,这肯定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更不是集体无意识的社会问题;那也不是现实的问题,而是人有意识,必然的一个过渡阶段。人有意识,首先确立于自身的存在;就是一个人在物质的镜子中,认出自己的那一刻。然而,这个自己,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只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人自身。也就是说,这个自己,仍然属于人,而不是属于人的主体,即意识。所以,人有意识的视野,更多于外在的现实,而不是内在的心灵。而中国文化的传统,来自于华夏自然文明,即道;这是一个对象化的视野,即若老子,也不知道,道本质上是什么?而且,不管道又多么地玄,可以生万物;也不管道德,即道之德行,可以教化人;都不是人的自己,这意识的主体。尤其值得思考的是,道及其德,乃至儒化,恰恰是人有的意识;但是,道和儒,都没有象佛的万法唯识论那样,思考意识的本质。所以,中国文化传统,是外化的视野;尤其儒化之后,局限于现实,而且是人的关系。这并不是现实的问题,也不是人的关系问题;也不能说是孔子,或者老子的问题,而是人有意识,无法超越现实的局限。

现实,对于一个人的生存,显然是重要的;这也是中国文化,更注重的一点,“民以食为天”。但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显然不止于生存;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在生存之上,拥有自由。然而,自由是什么?自由的中文注释,其中一条就是,由自。其中的关键,就是自,即自己。如果这个自己是人,那人局限于现实,就只有生存;而如果这个自己是意识,那人就可以超越现实,因为自由而拥有理想。这就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更有理想主义情操的原由。那么,如何在一个注重生存的文化中,找到理想主义的时空?其中的关键,还在于学校教育;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文明进步方式。可是,反观中国教育,仍然局限于本土文化。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或者家庭熏陶中,都应该加入一个自由的选项,那就是意识。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门和校门的穿越,并不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有力的阶段。反而,是一个人走出校门,跨入现实门之后,经历社会实践的沉淀,才会具备超越现实的能力。所以,对于中国文化的转型,更重要的是成年人;因为这一个阶段的人,主导着现实。这也是I门,基于意识的人生分期,所具有的个人及其群体的自由意义。

现实门,如同家门、校门一样,也具有两个门。所不同的是,家门包含房门、街门,和校门,都是走入现实的;而现实门,最终将走出现实,走进意识。或者,人生就如其经历的每一个门,并不止于感官所见的实体和形式;而更在于感官无法察觉,只能用心感受,或者意识到的无形之门。现实门的意义,要更加深远;因为现实所具有的优先权,足以遮蔽人有意识的自己。也就是说,现实比意识,尤其理想,更易于为人所接受;反而是一个不现实的人,或者被现实所排斥的人,更易于进入意识的心灵。这是一个悖论,也就是一个人的痛苦,可以成为精神,甚至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原由。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走入现实门,并不是问题;但一个人要走出现实门,假如意识不到,痛苦似乎是唯一的路径。而且,人所有的痛苦之源,恰恰是因为缺失意识的主体性。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更少的痛苦,或者自由地穿越现实门?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条件。如果人有意识的奇点,关于一面物质的镜子;那超越现实门,是否也有一面镜子?

  评论这张
 
阅读(179)|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